top of page

《2020台北國際攝影節》 優異的台灣攝影之星 激發攝影無限的想像

文、照片/鄧博仁  

《台灣攝影之星大賽》(左)展間呼應旁邊由洪世聰及黃麗珍策畫的《韵 台灣前輩攝影家的經典》,意味著傳承。
《顯露──百位台灣攝影家訪談影片》展間。

一進到《2020台北國際攝影節》的展間右轉,映入眼簾的即是由《1 Image Art一影像》創辦人馬立群策畫的《顯露──百位台灣攝影家訪談影片》,影片中每個人各自訴說著自己的創作,就好比看了一場台灣近年來攝影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及想法的紀錄片。


《2020台北國際攝影節》總策展人蔡文祥,他用心將《台灣攝影之星大賽》展間置放在展廳的前頭,來呼應旁邊由洪世聰及黃麗珍策畫的《韵 台灣前輩攝影家的經典》。


「這意味著傳承」,蔡文祥思考策劃著「台灣攝影之星」的意義。而這次筆者擔任《台灣攝影之星大賽》策展人,特別企劃以「回溯真實與擬真之間」為題,感受當今社會因雲端資訊方便,讓更多可能性不斷地發生,軟體的多元性、素材的豐富,在在都影響了影像呈現方式與結果。但這也顯現當今有些影像,因過度包裝的外表,而缺乏本身的含蓄、謙和與真實的內涵,更缺乏獨樹一格之美。「一個最好的詩人,哪怕是寫他最個人的,最私密的東西,其實都把他所屬於的整個時代寫了進去。」展間最前面,特別引用了英國詩人T. S. Eliot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不僅詩人如此,攝影創作者也該如此,用攝影來關心著自己生長的土地及整個時代。


陳琨揮《WHO AM I》系列作品。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此次「台灣攝影之星」獲選者陳琨揮《WHO AM I》作品關注的議題,正是以受疫情影響、導致賣場及許多空間閒置或顯得空蕩蕩的空間為攝影主體,加上作者利用矽膠塗抹於作品上方,讓觀者似乎能感受得到影像中的空間,卻被透明的矽膠給隔出了無形的距離,呼應著我們現在人與人彼此間雖然身體靠得很近,但我們的心卻被口罩給隔開了。


陳琨揮《WHO AM I》系列作品之一。

「作品關注當下社會疫情生活時態,呈現影像裝置之空間穿透與材質覆蓋的雙重實驗效果,表達創作者獨到觀點。」評審委員陳永賢(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教授、台灣國際錄像雙年展創辦人)如此形容陳琨揮的《WHO AM I》這件作品。


「陳琨揮的《WHO AM I》這件作品,色調的處理、紙張的使用、展陳的方式,有經過思考的結果,內容與形式相呼應,相得益彰。」評審委員曾鈺涓(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副教授、數位藝術家、策展人)在評審後提出這樣的看法。


她也覺得李𧗤罕的《記憶中的風景》及李柏毅的《馬賽克操場》作品也很有特色,但是展陳裱框處理上,使得作品失色許多,相當可惜。蔡文祥表示,《馬賽克操場》整體的結構性很強,透過空拍,重新解構出新的想像空間,這是有思考性的作品。筆者則認為《記憶中的風景》雖是在旅遊中拍攝,但拍攝的手法及心境,完全跳脫了旅遊攝影的概念進行,是一組成功的作品,唯展陳方式如果更精準些,整體的表現會是一組很棒的作品。

李𧗤罕的《記憶中的風景》系列作品。
李柏毅的《馬賽克操場》系列作品。

擔任此次評審的視覺藝術家尹洙竫Yoon Soojung(韓國)喜愛人文的照片,翁睿坤《北漂之後》、張懿文《庄腳所在》兩組作品,呼應著她做為台灣新住民對生活的一些心情反映,對台灣生活的一些好奇與反思。雖然因展陳方式不盡理想,使得這兩件作品未能進入最後的決選,不過,她提出一些建議給這兩位攝影創作者。關於《北漂之後》這組作品,「我感覺藝術家有能力可以捕捉不熟悉的空間與色彩。也看得出攝影創作者對於主題很有誠意去處理,但是整體內容與結構性稍微不足。」而關於張懿文的《庄腳所在》,「我感受到創作者對攝影的真誠。因為她的正確性與純粹的觀點,我想給她很高的評價。該觀點投射創作者本人的生活,她也了解他人的生活,並將其視為社會問題。我想建議對報導或文學類的攝影,可做更多深入研究。」


張懿文《庄腳所在》系列作品。
翁睿坤《北漂之後》系列作品。
楊惠鈞《畫一個原》系列作品。

楊惠鈞目前是臺灣科技大學在學生,她是本屆參賽者中年紀最輕的一位,非攝影、傳播、設計相關背景的她,兩個月前因喜愛攝影,常常揹著相機上街拍攝生活周遭的景物,「這次《畫一個原》作品很有趣,透過影像說物件的故事。每個物件都有自己的生命。每張作品的彼此之間都有一種生命的訊息流動。展陳方式加入實體物件的裝置方式,物件與影像之間有著故事呼應。然而作品的色調處理與影像,尚須時間精煉。」評審曾鈺涓提出這樣的觀點與建議。


在這次評選作品中,楊承運的《關係》系列作品,深受5位評審喜愛,獲得此次台灣攝影之星大賽的評審特別獎。從色彩、光線、構圖、展覽方式,作品與作品間的相互關係都運用得相當得宜,陳永賢認為「作品呈現一種流動的視覺效果,彰顯時光片羽所蘊含的記憶集會」。五顏六色、花團錦簇,楊承運這種抓人目光、顏色繽紛的色彩運用,成為這次台灣攝影之星作品的亮點。

楊承運《關係》系列作品。

科技的世代中,手機已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孫筱瑜《Distorted times》系列作品,以「手機攝影與修圖」做為拍攝創作主要媒介,反映著當下許多人在現實與虛擬中尋找著平衡點。不僅凸顯了科技進步到讓我們不需再倚賴笨重的相機即可創作,也呼應著透過手機軟體的修圖,讓我們質疑起,平時常在IG或社群軟體所看得的大部分圖片。

孫筱瑜《Distorted times》系列作品。

《2020台北國際攝影節》總策展人蔡文祥表示,今年攝影節以「生活的可能」為主題,除了呈現不同面向的攝影觀點,也希望激發大家對攝影的未來有更多思考與想像。《台灣攝影之星大賽》正是開放一個平台,找到持續用攝影關心台灣的青年攝影創作者。


布魯克•迪多納特羅 Brooke Didonatro(美國紐約)作品。

《2020台北國際攝影節》最後一展間,是以「疫情泡泡」為主題展出的系列作品,呈現著來自世界各國攝影師們,是如何透過影像,反映對於當前疫情議題的關注。《台灣攝影之星大賽》展間最後,在牆上寫著「感謝攝影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以及透過照片,認識世界及過去。」用來謝謝攝影送給我們的一切。





《存在之間 - 疫情泡泡》展間。

(編輯/王姿佩)


 

《作者》

鄧博仁

1969年生,攝影藝術創作者。從事攝影記者20年,攝影教學經驗10餘年,目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影像創作是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視攝影為第二生命。人與土地是他最關心的議題。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1,68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