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IDF第十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記錄X記憶:空間〉

【TIDFx一影像】



 空間感與特殊的場面調度,是〈記錄×記憶:空間〉裡的特色之一。同樣是紀錄片,但這10支影像倒像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獨樹一幟,卻讓人為之著迷。

經典的歷史影像穿插現代、旁觀者的非敘事紀錄、靜態照片…。令人記憶深刻的手法,紀錄了10個以上的故事與事件,讓人開始思考“紀錄”的本身,應該是什麼模樣,還是什麼樣子都可以…


  電影史中一定會讀到的亞倫・雷奈,經典的《夜與霧》訴說著二戰時期納粹的種種行徑,令人不安的舊時黑白影像,穿插著彩色的現在場景,不用任何字語表達,那些畫面會自動跟你訴說那些歷史,看似冷漠殘酷,但這正是最趨近於現實的敘述吧。好吧,其實不一定是歷史,也有可能是未來的前傳。

  非敘事的影像,如同旁觀者在觀望著香港的各種改變。慶典、藝術展場、街頭運動…,哪一樣才是香港的未來。此片攝於2016年,在現今看來,又有另一種不知由何而來的感慨。

  每年5月9日的柏林特雷普托公園,正慶祝著關於他們的勝利日,但到底是誰,哪個國家、民族的勝利日,似乎有些矛盾在空間裡穿梭。場景就在公園裡圍繞著慶典觀看,靜默的鏡頭語言襯托著熱鬧的空間場景,讓人有種置身局外之感。

  發生事故後的空間,會有誰去探訪?導演帶著攝影機,記錄下那些發生事故以後的場域現況,加上聲音的重述,是否能勾勒出一些還原後的樣貌?還是更加令人困惑?

  1960年的一場地震,正巧在影廳裡播映著的《哥吉拉》,搖晃的當下,3D電影瞬間變成了4D,那是場驚天動地的恐懼現場。導演重遊影廳,拍攝下現在的空間,而鄰近當地的考古遺跡,拼接的畫面讓場域也可以變成化石,對著觀看的我們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

  由倖存者的口述、資料照片與畫面,重新建構出集中營的樣貌。有些冰冷、有些顫慄卻又無可奈何的,這十幾分鐘的影像,讓人時所適從。

  靜態相片構成的一部影片,加上畫外音的姐妹對白,讓這座老屋以及每樣物品都更孤寂了一點,空間已經不再是重點,而是那交錯而出的回憶再現。

  觀點鏡頭就這樣不動的放置著,漠視著一切的改變。當空間裡的物品一項項消失,“家”的存在感似乎也在逐漸消彌。但那些曾有過的回憶還留存在那吧?是吧?

  不變的空間、週五、同樣的人們、事件,還有視角,就這樣靜靜觀察著…。導演想說什麼呢?當一切活動結束之後,這裡之於“他們”,又是什麼樣的存在?而觀看者的我們,又是什麼樣的角色?

  隨著鏡頭機械式地旋轉、上升、移動,畫面看得更寬廣了,裡頭的他們,在做些什麼呢?地上標示著的界線,框住了裡頭的人們,然而他們依舊重複著動作,似乎只有我們看得到那一條一條的白色界線。藉由旁白的訴說,那些故事好似歷歷在目。


不同樣態的紀錄方式,也許更適合講述這些故事吧。〈記錄×記憶:空間〉的10支片,讓習慣參與型紀錄片的你我,看到這些畫面的另一種角度的存在。(文/陳佳妤)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這是二戰結束後十年,一部控訴納粹與戰爭暴力最有力量的影片。亞倫.雷奈沒有使用任何情緒性的字眼,黑白影像和殘敗的彩色現代場景交叉剪接;旁白以如詩的口吻,娓娓道出納粹迫害猶太人的過往,歷史歷歷在目。冷靜的念白與近乎冷漠的影像終將結束,但戰爭也是嗎?


港城三記

本片也是港漂三問,「港漂」原是稱呼從中國到香港工作的人,後延伸為對生活、身分認同仍不確定的本土香港人。回歸慶典與藝術展場在同地重複上演,會是對香港的包裝嗎;相隔60年的街頭運動,會是香港的歷史嗎;深港經濟關係的發展,才會是香港的未來嗎?一串串非敘事的觀察,沒有故事,只有與這個城市的距離。


勝利日

每年5月9日,總會有一群人聚集在柏林的特雷普托公園,他們舉著各式旗幟,沿途呼喊口號、高唱斯拉夫歌曲並隨之起舞,慶祝蘇聯在1945年的這天戰勝納粹德國。導演在「勝利日」來到此地,透過觀察式的鏡頭,拍下有如異域的熱鬧場景——公園裡為戰爭犧牲者而立的巨碑,以及歡騰慶賀72年前勝利的此刻。


理解的不可能性

導演造訪數個事故現場,拍下空間影像,以聲音重述該地曾發生過的意外或慘案。表面上,這些環境一切如常,攝影機能否捕捉到空間中可能殘留的事物?這些細節與線索,是否又真能組建出自己的意義?


哥吉拉大戲院

1960年,一場地震重創摩洛哥的阿加迪爾,那日鎮上電影院也同樣天搖地動,恰巧的是銀幕上正搬演著《哥吉拉》。攝影機舊地重訪,以影像及聲響重建已然無形的歷史現場,影廳內的影像巨獸,遙望鄰近考古遺址的恐龍足跡,音畫成了時間的化石,保存曾經的當下。


重返奧馬爾斯卡

連口譯員都難以承受的集中營記憶,要如何透過影像再現?透過倖存者的描述、資料畫面與照片,導演選擇使用3D動畫,重建集中營的空間。空蕩蕩的3D集中營仿若一個巨大的紀念碑,裝載著那些被記得的、卻也被忘記的歷史傷痕。


凝望家屋

一對姊妹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一棟老宅內,討論著家中物件的去留。全片以靜照構成,姊妹的對話、屋內的滴水聲與家具的搬運聲穿插其間;畫面中的老屋雖逐漸清空,被翻出的卻不僅止於戒指、日記或相簿,離家的心情、家族記憶與家的認同也隨之浮現。


存在與消失之間

有人生活的時候、只有傢俱的時候,和空無一物的時候,房屋有什麼不同的意義?當一切都消失時,那些過往的影像、聲音、情感,是不是還遺留在哪裏?導演透過里斯本的一間舊公寓和多封書信,試圖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這是一場夢,但誰說它不是真實發生過的呢


百老匯大道

紐約曼哈頓的某個地下室裡,每週五都會聚集一群印尼的穆斯林,他們被迫選擇這個空間,作為祈禱與佈道的場所。喚拜聲賦予了地下室不同的文化意義,但佈道會結束之後呢?「剎那即是永恆」是否為真?導演透過從頭到尾不變的鏡位,重新檢視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休達飛地

休達飛地是一處位在北非大陸的西班牙海外自治市,它和西班牙隔著直布羅陀海峽,倆相對望。導演根據父親與難民者的訪談內容,想像與建構他們的遷移經驗,以鳥瞰的視角重現休達與摩洛哥之間流動的景緻。人群與物流來去匆匆,當警哨響起,國與國的邊界、合法與違規的界線又該如何界定?


 

►2021 TIDF 4.30-5.09,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5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