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一影像

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When You Read a Wave|策展人 李德茂專訪

已更新:2021年12月21日

文/黃迦


邱承宏作品


〈當你看了一個海浪〉海洋策展,今年九月中至十月底於花蓮舉辦,邀請藝術家邱承宏、李德茂、高任翔、鄭文琦及鄭先喻在北濱海灘及戶外定點展出作品。策展人李德茂深根花蓮當代藝術,多次嘗試以不同的手法,將藝術帶離美術館在戶外呈現:2019年花蓮大地震一年後,李德茂在鄰近地震帶的美崙溪河畔舉辦〈斷層藝術節〉,邀請幾位藝術家以抽象的方式延伸地震經驗;2021年他與團隊『北角工作室』辦理〈游市嗎?藝術共創工作坊〉由各種感官領域的藝術家進入菜市場,帶領民眾進行具實驗性的創造活動。今年秋天,他再度嘗試把當代藝術帶出白盒子,邀請多位藝術家將作品展在北濱海灘供民眾欣賞。


李德茂作品


迦:這次的《當你看了一個海浪》,你以卡爾維諾的小說《帕洛瑪先生》為源頭衍伸出了整個展覽,可否請你談談這篇小說如何啟動展覽?


李:談這個問題,可以談到一些發展的過程。一開始是花蓮市公所的文觀所,他們是負責處理花蓮文化觀光業務的單位。他們已經連續好幾年舉辦『海是生活節』,這個生活節包括了很多部分,像是市集、講座及影展等等。


今年他們希望能讓與海洋相關的展覽進來,所以我一開始先問承辦,今年『海是生活節』的概念與想法的起頭是從哪裡想起的?他們說他們的起頭是海浪,他在想說北濱海邊那個海浪,好像海浪每一泊都會帶來一些東西,水離開就帶走一些東西。好像從別的地方帶來一些什麼,也經過這個海,把一些什麼帶到別的地方去。


他們是透過這個,海浪海流的關係,想要談關於:異國、洋流、海洋等,關於異國的連結,開頭是這樣。北濱我也很熟,偶而晚上會去那邊看海,那時候跟我講海浪,我就想到卡爾維諾的小說。這本小說,是由很多篇章連接起來的。而第一篇就叫做閱讀海浪,書中帕洛馬先生在看海浪。卡爾維諾的寫作風格一向都有很多的思考,非常多的細節,很細膩的描述,他的書很直得反覆看,看過以後隔一段時間再看。


這一本累積了卡爾維諾的很多的人生智慧在裡面,因為這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書,在他要過世之前,一兩年前,在一個非常成熟有寫作經驗的情況下出的書。我會用帕洛馬先生當作觸發是這樣的。有文學又有哲學,又很細膩,使得你不管發呆不管想像,在海邊看海,會慢慢沈澱下來,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東西。


鄭文琦作品


迦:這次展覽,作品的擺放位置可以看得出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安排,讓作品與花蓮這個場域的空間時間產生諸多對話。能不能請你談談作品在展場中的位置是如何決定的?


李:一開始是在北濱海邊是被決定的,因為在公部門要申請場地是麻煩的事情。問題是展覽要放在北濱的哪裡?北濱有不同的地理環境,包含:美崙溪出海口沙洲、這次展覽的海灘、北濱公園、馬路旁邊等等,好幾種不同的地方。


既然要談『跟海的關係』,我想我們就盡可能在海的旁邊吧!我就以海灘來想這個展覽可以是什麼樣子,然後當然一方面就開始找藝術家,並開始想怎樣的作品適合在這個地方。


有一個很關鍵的考量,就是這次展覽的規模不大,所以我得在這個少的經費裡面去想。但同時我不想就只是做小品,或裝飾性的,美美的東西。我想要真的談一點藝術問題,那當我想要這麼做,我找的藝術家或作品,就不會是太初階的藝術家。加上戶外展覽要克服的問題又更多。尤其是夏天這麼熱的天氣,海風的鹽份,沒辦法牽電,總之就是很多問題要克服。



迦:本聯展是花蓮『海是生活節』中講座、影展、體驗營與策展的集中一個項目,請問如何考慮本展覽的屬性?一個生活節中的當代藝術展,在策展上有哪些考量?


李:其實我根本沒有去想『海是生活節』還有什麼別的節目。我知道內容,但我在規劃思考展覽時,完全沒有去想其他節目的內容是什麼。這個展覽比較像是完全獨立出來的,關於海洋的展覽。我也覺得其實很幸運,遇到花蓮市文觀所,他們很尊重我們的藝術判斷,尊重我們對藝術的想法,不會干涉,而是一起討論怎麼樣比較可行,也在和其他公部門的協調上花了滿多功夫。比如說邱承宏的動物要借出來展,有經過一番波折,然後才順利的展出。



迦:請問聯展中幾件作品彼此間的關聯性?


李:講作品的關聯性之前,我要提一下,這個展覽我想要做的事,我比較想要談的是藝術問題,應該是說,我比較希望可以做藝術優先的事情,藝術優先思考。這個展覽,我的想法是,我要試著讓作品來到海邊。這個海邊是一個城市-花蓮市,跟一片海洋-太平洋交界的地方。展覽中作品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我沒有去想,我主要是去思考,什麼樣的作品在這個地方,可以打開什麼樣的經驗跟可能性。所以我在找作品時,我發現我的想像力,跟我的選擇性是開放的,所以我沒有在一個限定的框架下找藝術家。


我在開放的範圍下想作品,所以你會看到這次雖然只有四件作品,但四件作品具有相當的多樣性,無論是創作類型、媒材表現形式,甚至到觀念,彼此差異性非常大。這幾件作品間其實不太有關聯性,唯一的關聯性就是他們都來到海邊了。



迦:哪些作品是為了展而做?


李:邱承宏的作品在『落山風藝術季』展過,但這次在花蓮展出,易地但是又離動物以前所在的美崙山公園不遠,好像更綿密的觸碰到很多花蓮人過去的記憶,或許是動物們長出更多一層的內涵。鄭先喻也已經展過,不過因為他的作品是簡訊內容,所以他有根據環境,編了新的簡訊內容。他簡訊的內容,會根據每次展出場地有所調整,但結構機制本來就有。


雨蛙的那一件作品,是他已經進行了好一段時間的計畫,用podcast做錄音網路廣播,通常跟歷史文獻有關。他特別把『南洋放送局計劃』,提撥一部分來做花蓮的文獻內容。這一次他找了6篇書寫花蓮的文章,並找不同的人,不同的族群來錄音。裡面很多文章是日治時期的文章,然後找了阿美族的原住民、日本血源的台灣人…好多不同族群的人來唸文章。我的那件是新作,根據策展論述發展出來的作品,有點像是讓策展論述可以透過這件作品說另一種話。


鄭文琦作品


迦:這次參與藝術家的選擇與思考,請問你是如何挑選出合適在《當你看了一個海浪》中呈現的藝術家名單?


李:我是從這篇小說、從海邊去想的,也就是寫在策展論述裡面的這些想法。其實藝術家我找了一陣子,我一直在尋找感覺對了的作品。沒有什麼限制,所以各式各樣的作品都有想過有沒有可能在海邊出現。你會看到四件作品的樣貌都很不一樣,可能也是在找作品的時候,有試著盡量避開相似的作品。這本來就是一個讓感覺打開的展覽,又能促進思考,跳一點比較好。


再來就是可行性的問題,因為這個展覽蠻小的,我們沒有經費請藝術行政,也沒有人每天顧作品。作品要克服一些戶外海邊展出的先天條件,大太陽、含鹽的海風、作品會不會被偷被破壞...等等。一開始也有考慮也找室內場地,但是很快就放棄了,作品還是集中在海邊,讓大家來海邊走走。


迦:請問從斷層藝術節、寶藏巖光節到海洋策展,在策展上你有什麼特定的、明確的方針,或持續運行的策展邏輯?


李:我第一次策展是2018年時策劃寶藏巖光節,有一天李曉雯(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突然問我能不能去策光節,那是我第一次策展。當時我就有一個感覺,策展應該要有藝術上的創造性,策展不是單純建立結構或網絡,然後把作品放在裡面。


做策展有一件滿關鍵的事,是要透過策展去打開藝術上的創造性,跟做作品的感覺有一點點像。做作品是透過跟觀眾互動,或作品本身去發生藝術經驗。策展是透過策展方法所產生的創造性經驗,我覺得這對我來說,這算是策展。做作品的話就比較單純一點,比較能夠專心在能夠悠遊的領域工作,策展要考慮的事情相對來講就比較多比較複雜一點。所以我對策展的定位與想法就是,透過策展的方法,去產生藝術的創造性經驗。這幾次的策展,我一直都維持在這個方向上,我覺得這樣子的策展經驗是我喜歡的。


迦:可以舉例,更細節地談談何所謂策出具有『創造性經驗』的展覽嗎?


李:比如說2019的斷層藝術節,當時的展覽只有三件作品,但是三件作品都是好作品。策展來講,我覺得它讓這些作品,不只是這些作品。比如說劉致宏的這作品,位在美崙溪河床上。他在草地上做了一條霓虹燈管做成的虛線,每天到晚上會亮起來,發出非常迷人的紅色的光,非常漂亮。其中有他要談的藝術觀念,可是透過這個策展,它讓這個作品在藝術觀念之外,好像又更長出另外一層東西,又長出另外一層經驗出來。


如果你單純去看作品,你會很感動,或作品跟你會出現創造性經驗的東西。可是因為這個策展,因為策展不管策展論述,或策展在談的東西,或策展讓這幾件作品一起出現,它就長出了各別作品外的另外一層經驗出來。有創造性經驗的策展,可以經由策展去形成這個東西。


這幾年,從我開始發表作品到現在,有好幾個很幸運的過程。像我一開始2017年初,我發表作品,投關美館的申請展就上了,接著就在關美館有個展的機會。那時候也投了義大利的獎,700件選18件,隔年曉雯本來是竹圍工作室的總監,她到TAV當總監,接總監她就要開始規劃寶藏巖光節,就找我去策展。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蠻幸運的機會。這次這個展覽也是,因為跟文觀所關係滿好的,也很幸運他們讓花蓮多一個談藝術問題的展覽。



迦:深耕花蓮的當代藝術,除了策劃藝術節之外也主持藝術家駐村計畫,請問在花蓮深耕文化的過程中,最讓你感到挫折和喜悅的分別是什麼?


李:挫折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覺得要不要離開花蓮,如果我在堅持的事情,或我認為重要的事情,可是這邊的人不一定這麼想,別人不一定覺得這個想法有多重要,為什麼要在這邊做。但是我還是會試試看就是了。


〈斷層藝術節〉的時候就在想,那其實是實驗,我在試試看。如果這個地方的當代藝術比較少,如果很多人的生活裡面本來就沒有當代藝術。生活、朋友、人際關係中,本來就沒有當代藝術,然後日子本來就這樣過得很好,也不覺得藝術有什麼用處,也不感興趣,那把藝術塞在他旁邊做什麼?


藝術有時候或許是多餘的東西。可是有時候我又覺得可以試試看,讓當代藝術,或一些可能觸發感覺或者觸發思考的東西,讓它出現在原本生活的週遭,可能有一點距離,維持一個不會影響原本生活的距離,也不會干擾你。有時候可能會看到一下,有時候可能引起你的好奇,就有可能就碰發新的藝術經驗,讓人的生活經驗變得更豐富。


我很幸運,去認識像仔仔(林辰唏)這樣的人,有很好的合作機會,在碉堡可以run很小型的駐村計畫。因為駐村計畫,所以接觸到很優秀的駐村藝術家,我覺得是很棒的事情。我覺得它是有意義的,應該繼續出現在這個地方,或出現在任何地方。


最喜悅的,以駐村機構來說,最開心就是遇到作品很棒,個性又合得來的藝術家,因為這樣就會聊很多,很開心。我也很感謝國藝會給志哈克補助,這個補助是單純從藝術上看事情的補助,不會需要為了核銷,來符合很多其他的事情,這個補助比較能夠讓我們好好做藝術思考的事情。


李德茂作品


迦:為什麼那麼堅持要做當代藝術,即便在花蓮推廣的過程如此艱難也願意堅持下去,甚至在這個地方做了一些讓人驚訝的計畫。例如說,你把當代藝術的課程帶進菜市場,又或者這次你把藝術品帶離美術館空間,直接放在海灘上?你的堅持從哪裡來?


李:當代藝術是很重要的東西,我對藝術著迷,對藝術經驗著迷。當代藝術是一直不斷揭露與打開新的經驗領域,我們人可能與生俱來有一種不安的特質吧。藝術帶給我的就是,它一直不斷地在打開更多,尚未被開啟的經驗領域。在已有的,已建立的,已存在的經驗知識範疇裡面,藝術永遠都能夠觸動打開更多一點點還沒有辦法被描述的經驗,那個東西是讓我著迷的。


藝術對我來說是人類文明一直往前變化,往前變動的重要的引擎。既然藝術碰觸到的經驗是還沒有辦法被描述的,所以只能用經驗去經驗它,那是讓我很著迷的地方。既然我住在花蓮,我就希望這些東西可以多一點,我希望讓真正有創造性的藝術家,有機會可以發展他自己想要發展的東西,因為花蓮有很好的天然環境。


迦:你以前不是讀藝術的,大學讀物理,研究所讀哲學,怎麼有辦法這麼熟悉當代藝術,甚至擔任策展人,並推廣當代藝術?


李:可能就是那種不安逸的性格吧,從以前我藝術啟蒙的時候就覺得我會是藝術家。從研究所開始那個時候我就覺得,藝術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完全沒有藝術背景,不管學科、術科,我去考研究所的時候,連當代藝術是什麼都不知道。大學畢業擔任工程師的那段時間,我一直想要去念人文的東西,可是人文的東西很多,那時候查中山大學研究所,看到哲學研究所還沒考。當時因為第一屆,考試的時間比較晚。我本來要晚一年報考,結果看到哲學研究所還沒考,哲學是什麼我完全不知道。


當下就開始找資料,找其他學校的考古題。可能哲學沒人要念,很幸運就考進了。考進去開始念,才知道事情大條了,因為完全沒有哲學史基礎,一開始進去念很慘。那時候接觸到一個講當代藝術的老師,看了很多作品,那是很關鍵的啟蒙。


迦:請問本次展覽籌畫過程中,有什麼特別有趣的事?


李:像是邱承宏帶動物進來就卡住車子,因為地太鬆了。兩台大貨車很重,每隻動物都將近一頓重,結果貨車進來卡住。卡住以後就用挖土機拖出來,請來的挖土機本來只是用來移動水泥動物,沒想到要用來救貨車。但因為貨車太重,拖的過程挖土機油管就爆掉。我的作品為了做波浪發電器在北濱和鹽寮的海邊,我都有下去測試,下去游泳很好玩。試很多次一直不成功,其實很煩惱要怎麼辦。


鄭先喻的作品來之前,其實在台北側都測過了,開展那天訊號卻完全收不到,太熱主機板都當機。去台灣銀行貼雨蛙的QR code,那邊的襄理很熱心,因為那是談到日治時期的歷史,他就很喜歡,就很開心。我一開始有用word排一下到時候印出的樣子,用A4紙印出來拿給他看。結果我們要走的時候,他說那一張他要留下來,有遇到一些像這樣的事情。


迦:作為策展人,在策展的過程中如何參與作品的形成?


李:我通通都交給藝術家,由藝術家自己去發展。我認為藝術家不是來做功課,給一個題目,要為這個做什麼東西。我們提供一個背景的準備,讓藝術家去參考。於我,策展的主軸是去溝通,所以比如說鄭先喻,我根本不知道簡訊內容是什麼,我一直到昨天,才終於成功收到他的簡訊才知道內容。


我很希望藝術被優先思考,不希望藝術成為其他東西的替代,或藝術為什麼服務,我比較想要去看藝術作為它自己的這個部分。我都會去想,怎麼樣的條件,讓藝術家可以沒有拘束的去思考他的作品。這是我覺得我策展,跟做自己的作品最不一樣的地方。策展很關鍵,要找對藝術家,自己要想清楚,寫一個策展論述,接下來就交給藝術家了。如果選擇的,是對的藝術家,就會長出不錯的東西,但那是他自己長出來的。在與人合作的過程,要一直不斷的自我檢討,這個已經是我的習慣了,我會一直不斷的自我檢視跟自我檢討。


這次的展覽,我其實只是在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只是努力的讓作品在北濱這個海邊出現,有點像是這次的展名〈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然後呢?然後就留給看海浪的人自己去想像吧。








⎜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When You Read a Wave ⎜

展期 Period/2021.09.16 - 10.27 地點 Location/花蓮市北濱海灘及各定點 Beibin beach and fixed locations in the city

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花蓮縣政府

主辦單位:花蓮市公所

協辦單位:北角工作室






李德茂

目前居住於花蓮。自2017年開始以錄像發表作品,2018年起嘗試從事策展,策劃了2018寶藏巖光節、2019斷層藝術節、2021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等展覽,並於2019年成立志哈克藝術實驗場,試圖形成一個以藝術優先為原則的流動方式。基於物理學、哲學、藝術背景,在 2018 寶藏巖光節中開始發展重力波相關的藝術想像,游移在純粹理性思維的科學實證和可感經驗的感性邏輯之間,尋找兩者的關連及斷裂。



 

《作者》



黃迦

彰化縣員林人。法國國家高等藝術學校Villa Arson藝術系,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攝影及錄像。曾受邀至台法等地展覽,並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長達兩年於尼斯、馬賽及台東等地舉辦工作坊,邀請底層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生命的故事。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60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