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博仁
在新冠肺炎持續延燒之際,有一群愛好用底片拍照的攝影人,陳遠南、劉冠妏、Eden Lee、王小白、呂又、吳時慧、徐培原、陳怡卉 、薛穎琦、顏巧茹等10人,在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展出《當紅燈亮起──暗房裡的攝影人/銀鹽暗黑修練團手工放相聯展 》。展覽發起人陳遠南,平時總是帶著一台底片相機在街上行走,鏡頭中常常透露出城市中的荒謬與疏離。
▲陳遠南作品《印樣印象》
當一切活動均因新冠肺炎影響而停擺時,他反而發起這個聯展,「生活總是要繼續下去的」。開展至今,還是有許多喜歡拍照,特別專著在底片創作的攝影人,做好防疫準備,穿梭在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的展覽空間。
習慣那刺鼻味道的暗房藥水味,加上常常下雨的台北,讓劉冠妏拿出用底片拍攝的照片於展覽現場裝置出一場《台北潮濕》的「雨景」,有偽雨景、有魚缸……。「聽說兩位攝影界前輩很喜歡我的魚缸,牆上唯一的一張屬於我的台北記憶,是奧美四樓的金魚哥,因為以前加班都沒時間出去拍照,我常蹲在魚缸前把一整卷底片按完,然後趕快衝去沖片跟放相,後來也拍了很多金魚,但就跟那時的不一樣了,那時的金魚,是「我」的投射。人工飼養的金魚,一直游不出去是件很悲傷的事情,像是美麗的靈魂被囚禁了。」劉冠妏拍攝的是朋友,更是她個人的感情投射。
▲▼劉冠妏作品《台北潮濕》
因為房租較便宜,於是搬到基隆居住的徐培原,「來到基隆像是搭了一時光機,整座城市停留在上一個時代的樣貌」。在有點骯髒,帶點老舊的味道,加上東北季風吹拂下帶來的雨水,讓生活環境增添許多「霉味」,徐培原用相機去感受這一切的城市美學。
▲徐培原作品《Life in the edge》
顏巧茹近年常拍攝親友的黑白人像,透過不同相機底片媒材(35mm、6x6、4x5),沖洗出她眼中的他/她們,照片安靜,階調質感很細膩。顏巧茹與攝影的因緣,源自小時候在公車站附近的玩具店,母親在店員推銷下買了台110相機給她當玩具,那是顏巧茹第一次從小方框中探索未知的世界。求學時為了課後學攝影,又說服母親買了一台二手Nikon FM10,從此啟蒙她的攝影之路。2012年受陳綺貞《背對哈瓦那》影響,赫然發現手工銀鹽放相可以那麼迷人,於是她掉入魔窟,並在家裡組了一間暗房來沖片放相,開啟屬於她一個人的浪漫。
▲ 顏巧茹作品《習作2018-2019》
王小白《憶愛犬》作品中,有一張因放相時顯影不足,導致留著大面積的空白,只剩下愛犬微淡的身影,泛白的照片,也成了他思念愛犬那份既清晰又模糊的距離。
▲ 王小白作品《憶愛犬》
吳時慧常用相機記錄著生活中偶遇的感動時刻,照片呈現出她拍攝當下的悸動,感性且浪漫。
▲吳時慧作品《Illumination》
薛穎琦之前從事金融業,2017年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前往日本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留學,於今年畢業回台開始拿起相機專注創作。展出作品中,她拍攝高齡95歲的阿嬤,再將拍攝的照片以特殊技法顯影於眼鏡等媒材中,來凸顯歲月的痕跡。
▲薛穎琦作品《枝繁鬚長》
這群愛好用底片拍攝放相的攝影人,他們持續記錄著日常,透過放相顯影,留住眼前的記憶與情感,並鎖進他們藏愛的抽屜中……。
《當紅燈亮起──暗房裡的攝影人/銀鹽暗黑修練團手工放相聯展 》於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展出至4月26日止。
《作者》
鄧博仁
1969年生, 攝影藝術創作者。從事攝影記者20年,攝影教學經驗10餘年,目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影像創作是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視攝影為第二生命。人與土地是他最關心的議題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