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一影像

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When You Read a Wave 2|藝術家 訪談

已更新:2021年12月21日

文/黃迦


邱承宏作品


水泥動物園 Concrete Zoo|邱承宏

​​​迦:請問可以談談這件作品創作的機緣嗎?


承:我小的時候常常與家人去美崙山運動爬山,美崙山是花蓮市民假日會去運動休閒的地方,很多人會在上面唱卡拉ok,打乒乓球,108公尺的低海拔,登頂後可以看到整個市區。美崙山有個特別的地方是,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登山步道及路線,其中有幾條路線沿路上會看到很多水泥動物的雕塑,以前資訊沒有這麼便利,花蓮也沒有動物園,當時看見動物對我來說想是一種奇想,特別是那些只能偶爾在書本圖鑒裡出現的動物,在你眼前化身為一隻隻的實體,印象中小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去攀爬這些動物,家裡的相簿裡都有幾張跟它們的合照,所以記憶中,這些動物就住在這山邊。

長大後離家在外地求學,畢業後在國外駐村展覽,一直到了2013年,我決定將工作室搬回花蓮。某次我重回到美崙山時,發現小時候可以走的路線都已經消失了,連帶著這些水泥動物也不知去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查,發現這些動物其實一直都在,只是因為有些地點年久失修或疏於管理,他們被淹沒在雜草堆,甚至有幾隻已經被埋進土裡面,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慢慢發酵,一直到了前年2019年才的開始有了《水泥動物園》這個計劃的雛形。

真正執行這個計劃是在去年2020年,我以這個計劃提案,獲得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創作資助,當時這個計劃的名稱叫做「採光計劃」,同年剛好獲得屏東落山風藝術季的邀請,我便將《水泥動物園》藝術計劃來作為藝術節的作品,同時運用藝術節提撥的一些經費,最後再加上自己存下來的一些錢,才有辦法開始著手進行這個項目,當然過程中也花了很多心力跟縣府溝通,慢慢讓他們理解這個計劃的內容。

《坐在河流上》邱承宏作品

迦:作為一個花蓮出生長大的藝術家,你覺得這塊土地跟你的創造間有何連結?

承:我的創作並沒有固定的主題或模式,主要是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或題材加以延伸,當然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項目,也因為這幾年住在花蓮,所以有時候也會透過作品,去回應與這地方有關的事情。像是我去年在花蓮文創園區有個展覽,當時做了一件名為《坐在河流上》的作品。

早期花蓮市有一條貫穿市區的河流,她有個很古老的名字叫「紅毛溪」,因為某些過去時代的環境因素,她變成了市區的大排水溝,在去年,這條溝渠被覆蓋起來,上面做了一條要發展觀光的路。這件名為《坐在河流上》的作品,位於花蓮文創園區展出,園區的前身為花蓮酒廠,當初就是因為這條河流很乾淨,水量充沛,所以才選址這裡作為酒廠。這條河道區域算是花蓮市最早開始建設的地方,以前河道旁邊有兩排鐵皮建築,小時候我媽在那邊租了一個店面賣些小首飾,我下課就去那邊寫作業,去附近吃麵、買果汁。所以這條河道跟我小時候某些記憶是重疊的,後來就算去台北唸書,也都會去關心這裡的變化。

這件《坐在河流上》作品中,我從地底下找到了那條河的地下伏流, 然後從地底接一條很長的管線,重新將河水從地底引到地面上,並在地面上做了一段假河道,河道中放置了很多河砂溪石,讓水在裡面流動。被引出來的河水很乾淨冰涼,且自然地流動著,感覺她一直都在,充滿著活力,但它的位置很奇怪,就是在水泥建築群的中間,突然出現一個假的河道,但是河水卻是真實的,像是從歷史的年輪裡,抓出一個過去的時間點放到現在,重新去感受她的力量,感受她的溫度。觀眾會在裡面泡腳、玩水,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他們玩的水就是旁邊的同一條河流的水,只是她被埋起來了。在展覽結束後,我又將她埋回到地底,像是曾經存在過。

花蓮對我來說有點像是一個大環境的縮影,也因為我熟悉這個地方,從這個地方延伸出來的很多創作,好像也可以反映在身處這個世界中的一些現實狀態,或是一些想法。

《坐在河流上》


迦:這件作品跟你既成的創作宇宙間,有什麼連結、延續或突破

承:我的工作時間很規律,每天都有不同的項目在執行,我覺得好處是,自己可以控制很多事情的進度,基本上只要按部就班,時間到了作品就會完工,但有些比較特殊的作品計劃,除了自己本來可以完成的事項之外,很多時候則需要一些特別的契機才有辦法完成。以前如果遇到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時,每天都會很焦慮,沒辦法睡覺,但這幾年若遇到一些不順的事情,而自己也已經盡力,就會停下來等一會,不管是卡住的想法,或是製成一半的作品,過了一些日子,對的時間點自然會找上你,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如同這次《水泥動物園》從發想、規劃到真正執行,中間間隔了好幾年,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狀況,甚至有一度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但也從中改變了很多工作時的習慣或想法、一些面對事情的態度,我覺得算是一種心境上的突破吧。

我自己很喜歡那種概念很簡單靈巧,但過程很艱辛的作品,比如把地底的流水引到地表,讓河流重見天日,或是把埋在山裡面的水泥動物,把它挖出來移置海邊看海曬太陽。我覺得藝術好像有一種魔力,讓你從一些當下無法變動的現實中,透過作品偷渡某些事情或是意志,從中擾動那些僵化的邊界,只是我的習慣是讓這些偷渡的東西,不僅僅只是概念性或想法,而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物質,一種詩意的工程,或是一種時空上的錯置,重新去認識我們習慣的世界。


邱承宏1983年生於台灣花蓮,2008年畢業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目前居住和工作在花蓮。 他的創作多以裝置、雕塑的方式呈現,就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般,他善於挖掘生存時空曾經存在的身影與軌跡,並透過抽象的手法重新演繹那些被合理化及設計過的邏輯規則,將它們生動地重塑,藉此發展出一套巨大的記憶修補術。

近年代表個展包括「趨光」(貝塔寧藝術中心,柏林,2019)、「時間的灰燼」(伊日藝術計劃,臺北,2017)、「九色鹿」(關渡美術館,臺北,2015)。代表聯展包括「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20)、「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9)、「小說:雙城計劃」(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9)、「破碎的神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7)、台灣美術雙年展「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6)、「巴黎/柏林/馬德里國際影像藝術節」(法國La Gaîté lyrique數位影像中心)、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西班牙索菲雅皇后美術館、「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LJMU大樓,2012)、「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展」(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曼谷,2012)、「台灣響起-超隱自由」(布達佩斯藝術館,布達佩斯,2010)。2019年駐村于德國柏林貝塔寧藝術中心、2012年駐村於法國巴黎西帖藝術中心。

 



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鄭文琦

迦:請問可以談談這件作品最初的創作機緣嗎?


文琦:〈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的前身是我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合作《邊境旅行》展覽中的〈南洋放送局:228和平紀念公園語音導覽計畫〉(2018),包含了在228和平紀念公園的實際聲音導覽與展場的收音機裝置兩部份。在今年初,策展人李德茂表達邀請這個計劃參加海是生活節的意願時,我就一直想如何將原版探討「終戰」的主題轉換至另一個舞台—也就是曾面對太平洋戰場第一線的花蓮港。另一方面我得知作家龍瑛宗在1941年被派到花蓮工作,並曾書寫許多以戰前的花蓮港為題材的作品,但在戰後因為重新以中文寫作而中斷作家生涯;便覺得「重讀(翻譯)」龍瑛宗是不錯的切入點,同時也能讓觀眾以不同的角度認識花蓮。



迦:你藉由不同文本構成audio channel,請問藉由文本蒐集的這個動作,你企圖構築一個什麼樣的宇宙?在將文本的蒐集轉化成藝術作品的過程,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


文琦:說「宇宙」或許太龐大,我傾像說是一條1941往返戰前與戰後的時空路徑。這次選擇聲音詮釋的作者一共有四位:戰前的中村地平和龍瑛宗,戰時的立石鐵臣,戰後的楊牧。我們邀請來的配音員一樣有四位,分別是客家、台日混血、閩南與阿美族的藝術圈朋友。因此,這裡的翻譯或說詮釋,就至少涵蓋了語言的、媒介的、時間的、種族的轉換。但更重要的是從「讀」到「聽」的過程,假如你有參加我們在開幕時的導覽,就能體會聲音媒介穿越時空的魅力,它是「此刻」與歷史的媒介物。不同於文字的「瓶中信」,聲音媒介更能讓人親臨現場。


對我來說,如何挑選作品、錄音人選、放置QR Code定點、釐清作品版權與合理使用範圍,每一階段都有不同難題要解決。但事實上利用手機結合QR Code的「導覽型」作品,在國外的表演藝術和新媒體領域很普遍了,因此最困難的也就剩下協調適合的作品、人選和地點。最後能夠實踐多少想法,除了主辦單位的信任外,就要看觀眾的參與意願了。



迦:這件作品跟你既成的創作宇宙間,有什麼連結、延續或突破?


文琦:這件作品是〈南洋放送局〉和同名Podcast的連結與延續,所以我們也特別邀請策展人—兼朗讀中村地平的聲優—高森信男與我一起錄製兩集Podcast(分別在9/18、9/25的中午播出)。這麼做是呼應聲音媒介的第三記憶(the third retention)特性,同時它又必須透過QR Code扣連回原初的場景:舊花蓮港廳的港邊、海岸線(南濱公園)、花蓮港神社(忠烈祠)、兵事部(松園別館)與佐倉等。我想突破大概是在聲音錄製的協調與準度上吧(之前的錄音品質真的普通)!



鄭文琦現居於臺北,他是數位藝術基金會的「數位荒原」主編以及「群島資料庫」(2017迄今)的發起人,此計劃致力於梳理台灣與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2018~2019)。文章散見《典藏今藝術》與《ARTOUCH》等雜誌與線上平台。他發起並與新加坡藝術團體soft/WALL/studs共同籌劃「未來群島工作坊」(2020),並曾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合作策劃《邊境旅行》(Petamu Project)展覽(2018)。曾在《秘密南方》展覽中擔任研究員並策劃「文獻F:群島資料庫」(2020),以及2021花蓮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展出〈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計劃。


 


沙箱|鄭先喻

迦:請問可以談談這件作品最初的創作機緣嗎?


鄭:最初其實是因為另一件作品的需要,所以開始研究電波,才接出到使用軟體無線電去接收跟監聽無線電波訊號,也正好隔年有規劃個展在臺北的非常VTArtSalon,所以才去思考看不見的東西以及因為電波在宇宙創始時就以能量的方式存在,但是人也因為發現了它,進而去應用才真正的去定義這個物質的存在,正因為這樣才想從整個空間不放置任何實體的作品這種作法,進而去運用傳送簡訊去有點半強迫觀眾必須自己靠著文字去想像所有不存在於現場的作品。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去凸顯想像力在資訊傳播迅速的時代的重要性,因為資訊媒體的快速傳播,也多少導致人們思考的方式時常被不經意的暗示與誘導。



迦:你的作品中,電信科技與環境地理彼此碰撞,請問你在作品中,如何用抽象的手法回應『花蓮北濱』的地域獨特性?

鄭:其實這次的展出,蠻頭痛的,因為是第一次在開闊的戶外,並且也在沒有穩定電源供應的狀態下要去設置,蠻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 不過,在作品內容上,我寫了一些有關物種從海洋->陸地、陸地->海洋之間發生的一些事,包括遷徙、渴望,與好奇心等等,以及海浪與wave(去影射電波的wave)的內容,都是一些段落是的文字,有點像詩,但其實比較像是說話的方式。畢竟北濱公園似乎是花蓮人,放空看海的地方。我猜作品一有問題我應該也會蠻常過去花蓮放空的吧。


迦:這件作品跟你即成的創作宇宙間,有什麼連結、延續或突破?


鄭:應該是說,一直以來我不是個優秀的創作者,但是我不斷的在尋找有趣的方式去闡述我所思考與觀察的一些現象或是事情,這件作品應該是我嘗試用新的媒材去重新詮釋有些觀念藝術留空這件事情的概念與哲學,當然後續也會有兩個不同的版本與新的進化,都還在製作與開發中,但有的時候再鑽研一些作法上、或是開發上的事項,我就會有點無法自拔,時常會忽略掉很多身為創作者需要去顧及的事項,不過過程上是開心的,畢竟是蠻有成就感的。


鄭先喻1984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市,現居住、工作於台北。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並於荷蘭格羅寧根漢斯大學Frank Mohr Institute,Academe Minerva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現為藝術家與軟體開發人員。創作多以電子裝置、軟體、生物電子實驗裝置為主,內容多在探討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企圖以詼諧的方式去賦予作品某種生命象徵或是存在意義,也是藉此隱喻自身對於周遭環境的體會與觀察。2011年獲得荷蘭young talent入選,2013年獲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2017年獲高雄美術獎新媒體藝術組優選,2019年獲得銅鐘藝術賞。個展與聯展多為台灣、亞洲與歐洲等地,近期參加廣州三年展、臺灣雙年展、以及荷蘭與斯洛維尼亞、挪威、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展覽。

 


海浪、小石頭與帕洛瑪先生|李德茂.高任翔

迦:請問可以簡短地介紹作品嗎?

李:這件作品是從〈閱讀海浪〉這個篇章發展出來的,也是這次策展論述主要參照的文章。作品有一個擺放在海邊的書桌,它離海浪不遠。書桌上有一個盒子,打開可以拿出來看〈閱讀海浪〉這篇小說,也有一個小的播放器,按下去會有聲音讀小說給你聽。還有一個檯燈,它是用海上的波浪發電浮台發的電,有時候會亮一下。

海好像一直想參一咖。我們一直試,在陸上試、在海上試,角度不夠電發不起來、有時候浪太大浮台推不出去、又有一次綁在錨上的粗繩子斷了,整個浮台被沖上岸,泡過海水的發電馬達和電路板清乾淨居然都沒壞,後來下海去重新下錨,做到一半突然下大雨閃電,閃電越來越近,嚇得趕快跑...,不過後來整個浮台發電線路都重建好了,想著再去做調整就可以了。結果隔天早上去看,定錨有定住,但是浮台翻了,整個發電器電路又要重做一遍。

結局是,正想著要重做的時候,錨鬆掉了,浮台翻來覆去的被浪拉扯破掉了。我把它們拉上岸,收拾好放在書桌旁邊,想著可能這件作品就這樣子吧。波浪發電是正常的,我在海裡扳動它錄到了檯燈亮起來的樣子,非常的迷人。雖然原本還要再調整,雖然我還沒有看到它自然亮起來的樣子,可是它好像已經夠了。就把浮台、電線、浮球都放在旁邊,作為一種概念確立的物件吧。

又過了三天,那天快中午滿潮的時候,有人在fb貼文嘲笑這件作品快要變成垃圾。那天的水位特別高,海浪一直淹到桌腳。我們看到他貼的影片,趕快拿相機衝去做記錄,這真是太難得了!海自己完成了這件作品,真的是絕佳!我亢奮了一整天,非常高興。

迦:可否談談小說《帕洛馬先生》帶給你的觸動,它如何啟發你,讓你製作出這件作品?這篇小說如何觸動你?

李:花蓮的海邊一直給我很大的興趣,不知道是不是地勢的關係,花蓮的海灘很多都是石頭海灘,不是沙灘。石頭海灘有很多的小石頭,在海浪打上來、捲下去的時候,就會有小石頭在水裡面滾動的聲音。那個聲音我很喜歡,在想這件作品的時候,我腦中常常出現小石頭在海浪中滾動的聲音。我在感覺小說中談的那個閱讀海浪的經驗,帕洛馬先生一邊看海一邊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很細膩的描述。

可能是因為這樣子,當展覽設置在北濱海邊。這片海洋往外是黑潮-西太平洋重要的洋流。而從黑潮延伸出去的豐富的內容,包含:地質學、史前文化,還有很多。因為史前的人,可能就是透過黑潮去做跨國貿易。接著再出去就是太平洋, 所以我一直在想這中間的關係,也在想帕洛馬先生的小說,我們其實可以透過這麼短的小說,可以沈澱下來,去感覺很細緻的過程,又有龐大的延伸想像力帶動。

我一直在想這篇小說,還有這個海。然後就想這裡應該要有一張書桌,可以坐在書桌前面看海,可能會發呆,可能會感覺一些感覺,可能也可以讀一下這篇小說。這個桌子是這樣出來的。然後我就想讀小說就要有檯燈,所以就放了一盞檯燈。要有小說,所以就把小說放在桌子上,有一個小盒子,防水、防小說飛走。盒子裡放的就是〈閱讀海浪〉那篇小說。有書桌有椅子有檯燈,有小說,那檯燈前面是海浪,有檯燈就要有電,那電就從海裡面來吧!

我們就用很拙的方法做波浪發電,所以發電量很小,需要一點運氣,不是很爽的一直有電。接著我就想,觀眾來到這裡,那就找一個人來唸給你聽吧!他們可以用看的,也可以用聽的,所以書桌上面就放一台播放器,按下去,就會聽到演員-林辰唏讀小說給你聽。她讀小說時,帶有某程度的表演性,不單純只是用念的而已,而是透過聲音表演給你聽。這件作品是這樣來,一點一點自己長出來的。

後來那個做波浪發電一直不順利,在海裡一直出狀況,最後我覺得作品概念已經成立、已經可以了的時候,居然浪淹上來,而且還有這麼湊巧機會讓我看到,「這是藝術」我在現場是這麼說的。我沒有別的形容詞。


迦:彼此之間的合作怎麼展開的,可否談談這次合作中特別印象深刻的事?

李:我跟任翔認識很多年了,那時候他在竹圍工作室工作。他的本業是工程師,是工程背景的,所以他對於自動控制,電子電路,相關的東西比較熟。這一次我策展,我問他工程之外有沒有興趣也來試試看做藝術思考。他有興趣,想試試看。我就說:那好啊!這一次一起來當藝術家。

這一次的作品,他負責的比較是他擅長的,波浪發電機的部份,電子電路的部份。藝術思考的部份其實主要還是我,但在這個過程裡面,他就經歷了一件作品的誕生,從無到有整個發展過程,以及整個過程有很多的討論。有些東西我也會希望他能夠去思考,思考說這樣的發電,會帶出什麼樣的感覺。

因為我也會寫程式,所以跟他溝通的時候,我可以用工程師的思考去跟他溝通,可能也因為他常常幫藝術家處理作品的東西,加上他之前在竹圍工作,一直有接觸藝術家,所以也對藝術家的想法也不陌生。


迦:這次是你首次以藝術家身份製作一件展覽,以往都是以技術工程的方式輔助藝術家完成作品,請問這次你學到最多的是什麼?


高:最開始的時候還是以比較技術的角度在想作品的形式,但因為太低估大海的變化,必須不斷調整作品,反而多了很多要思考藝術概念的機會,怎麼在技術呈現和哲學、藝術概念中去找交集是我學到最多的地方。

迦:跟這位夥伴合作印象最深,最感動的事分別是什麼?


高:光是德茂問我願不願意以藝術家身分跟他合作就讓我很感動了!而且身為策展人又同時有很多其他計畫,忙碌的情況下還是對我十分照顧,真的很感謝他。印象特別深的是在作品下水當天,扛著獨木舟和作品要頂著浪衝進海裡,那瞬間充分體會到自然的多變和威力。

迦:你是工程師,為什麼會到竹圍工作室工作,可以介紹一下你的背景,你與藝術的連結嗎?

高:我是電機工程背景,對程式設計和電路控制都非常熟悉,最開始是因為表演道具的開發而接觸到了 True-Spin 這個表演藝術的團體,也不斷與他們有新的合作。而會進到竹圍工作室則是因為我堂姊當時在竹圍國小擔任表演藝術老師,與當時在竹圍駐村的十指幫舉辦了一系列工作坊,在參加的過程中引發了我很多對藝術的想法,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工讀生之後就留在竹圍工作室了。

迦:這件作品跟你既成的創作宇宙間,有什麼連結、延續或突破?

李:我覺得我的作品的重點一向都在觀念,然後這件海浪的作品,是從文學與哲學性的角度去開始思考的。此外這件作品,跟策展論述息息相關,互為表裏,因此它不是單獨呈現的作品。它是策展論述重要的延伸,這次策展的概念,透過這個延伸,能夠更直接地表現出來。



李德茂


李德茂,目前居住於花蓮。自2017年開始以錄像發表作品,2018年起嘗試從事策展,策劃了2018寶藏巖光節、2019斷層藝術節、2021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等展覽,並於2019年成立志哈克藝術實驗場,試圖形成一個以藝術優先為原則的流動方式。基於物理學、哲學、藝術背景,在 2018 寶藏巖光節中開始發展重力波相關的藝術想像,游移在純粹理性思維的科學實證和可感經驗的感性邏輯之間,尋找兩者的關連及斷裂。



高任翔


位元創意創辦人,擅長程式設計、電路設計、3D建模、3D列印、攝影等技術,開發LED表演道具多年,2015年踏入藝術圈後開始思考各種結合的可能性,曾任竹圍工作室主任,現專注於獨立發展,並在g0v社群參與公民科技開源計畫,也持續與身聲劇場、True-Spin舞團等合作進行開發,期望結合開源與藝術讓世界更進一步。








⎜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When You Read a Wave ⎜

展期 Period/2021.09.16 - 10.27 地點 Location/花蓮市北濱海灘及各定點 Beibin beach and fixed locations in the city

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花蓮縣政府

主辦單位:花蓮市公所

協辦單位:北角工作室






 

《作者》



黃迦

彰化縣員林人。法國國家高等藝術學校Villa Arson藝術系,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攝影及錄像。曾受邀至台法等地展覽,並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長達兩年於尼斯、馬賽及台東等地舉辦工作坊,邀請底層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生命的故事。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51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