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感官與像素的宇宙漫遊|陳姿尹訪談

已更新:2022年8月16日



採訪編輯/黃迦

文字整理/陳忻 孔嘉琳



〈移除月球〉展場作品記錄, 王仲平攝



Q:很感謝可以聽妳談談妳的創作,可以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妳的作品嗎?


A:我的創作遊走在身體感官與科學的界線之間,試著思考這兩者間的相異與相似之處,是如何影響人類對於現實的認知。創作以影像與裝置為主,有時會結合空間、光與聲音。或是運用國際太空站的資料、天文、科學影像與我自身對宇宙的想像、哲學觀做串連,轉換成作品。



Q:為什麼妳對天文和科學相關議題有興趣?


A:我一開始其實只是因為很喜歡觀看夜空中的星星,星空是一個習以為常的景象,但時不時又讓我感到很陌生,這是很吸引我的。隨著我越來越喜歡,開始接觸到一些科學理論,我發現我越是探究這些對我來說極為遙遠的事物,其實最後都回到在探究我自身。例如我最近在絕對空間的個展「像素延伸」中,我有一件作品〈如何使用AI提升照片品質 | Noise Reduction、Super Resolution教學〉,模仿自媒體那種影像編修的教學影片,我以太空船「航海家1號」對地球拍攝的「暗淡藍點」作為示範素材,進行AI降噪及AI超解析度等提升照片品質新技術的教學。


〈如何使用AI提升照片品質 Noise Reduction、Super Resolution教學〉

展場作品記錄, 絕對空間, 王仲平攝



「暗淡藍點」這張照片也許就可以回應這個問題,在1990年,應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要求,「航海家1號」在64億公里外,往地球方向拍攝了「暗淡藍點」這張照片。照片中充滿了雜訊,地球只是佔整張照片0.12像素的一顆白點,看起來很不顯眼,就像隨時都會被當作是雜訊忽視掉。卡爾・薩根在當時,對這張照片發表了一些感言,描述著人類之於宇宙的渺小,以及人類在宇宙中常常會有特權的錯覺,就像是被這顆泛著藍光的小點挑戰著。


我完全被這張照片與卡爾・薩根感動到,我把自己投射在這顆地球小點上,我明瞭自己之於宇宙如此渺小,但卻又期許著儘管渺小,能否與其他小點有些辨識的可能。這張照片不僅是揭示了人類感官透過科學影像延伸的距離,也讓我自己更明白,我對於天文與科學的興趣,其實最終還是回到探尋自身的主體性。



〈刺眼〉展場作品紀錄圖, 良室, 王仲平攝



Q:妳使用錄像、裝置、雕塑等不同的媒材進行創作,這些不同的形式,彼此有什麼樣的關聯,它們在妳的創作宇宙中以什麼樣的時序被發展出來?


A:我沒有特別一定要以哪種媒材進行創作,只是每當要選擇以什麼媒材創作時,就像是在選什麼角色在替我說話的感覺。也許就是因為我沒辦法用我的本人去說我想講的話,所以就選擇某種媒材來講。不管是攝影、錄像,還是裝置,對我來說,彼此的關聯可能就是「時間」吧!因為攝影有「動態」,錄像也有「動態」,裝置也有「動態」,這些「動態」都是一種關於時間的詮釋。


〈來自月球的訊息〉展場作品記錄, 絕對空間, 王仲平攝



Q:請問這次絕對空間的展覽,有什麼比較不同於以往的突破嗎?


A:我覺得我這次的展覽比較具體。那個具體不是指作品的形象,是指我想要談的東西,這算是比較具體吧!因為這次的展覽主要是在講我對於AI感知的想像與試探,我過去不會在作品上去談這麼特定的技術問題。


展覽中的三件作品其實就是呈現了我的生活。第一件作品〈移除月球〉發想出自於我在生活中看到月球就會想拍照的這件事有關。現在的手機有提供AI分類照片主題的功能,我覺得這是很明確的改變,讓我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情。另外一個原因也在於,現在科技的發展很快,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許會有人對於這個改變傾向擔心、恐懼的心態,例如怕AI有一天危害人類等等。但我發現我自己比較沒有這種心態,我傾向用比較開放比較開闊的方式去接受這樣的改變,並在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趣味。


〈移除月球〉展場作品記錄, 王仲平攝



Q:妳過往曾就讀北藝新媒,對妳的生命和創作而言,這樣的經歷有什麼樣的意義?帶給妳何種包袱?妳怎麼看待這幾年?


我先講意義的部分。新媒體本來就涵蓋很廣,廣義來說,用到科技的創作就可以叫它新媒體的創作方式。北藝大的新媒系所教的新媒也是蠻廣的,會學到蠻多不同的技術,所以系上所教的技術,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我思考創作的方式。念新媒系這段時間,除了培養創作的能量、藝術鑑賞的能力等等之外,也讓我容易以科技的角度來思考日常生活。我有時後會因為太沈浸在科技世界中,進而影響了我的直覺性感官。比如說當我看到牆壁上一格一格的自然紋理,我會很直覺想到這很像構成數位影像的像素格。日常生活中,我看很多東西會直覺用數位的角度去看,很有趣但也是一種包袱。


〈Texturing the moon一顆球體〉錄像截圖



Q:那過往在創作上,有過什麼挫折或拉扯的經驗嗎?


A:應該算蠻常遇到的!因為我的創作介於身體感官與科學之間,身體感官是很個人的,從我自身感官去感知世界。但是科學有很多理論是我比較陌生的思考方式,當我有時試著要好好理解一個理論時,還得先去理解這個理論之前的理論,才有辦法理解現在這個理論是如何演變成這樣的。以及科學有很多專業知識,也是我一時無法看懂的,這讓我在創作的過程中,常感到蠻挫折。


我拉扯的部分,最主要關於「要不要使用AI科技去談AI科技」這件事。我的作品乍看跟AI科技比較沒關係、也沒有呈現高科技的視覺感,但其實我在談AI。我的焦慮在於,看科技藝術的時候,也許會期待藝術家們使用某種特殊技術來呈現作品,技術本身需要被強調。但我的作法稍微有些不同,我常常透過觀察科技,在其中尋找我感興趣的點,然後延伸出創作的想法之後,才去想我要用什麼技術完成作品,因此我的技術常常是很隱性的,隱藏在作品視覺的表面下。我既著迷此事,同時也擔心與論述脫節。


〈移除月球〉展場作品記錄, 王仲平攝



Q:在創作上,妳最大的侷限是什麼?曾經嘗試用什麼方式突破?


A:身體感官的限制是一個對我來說很大的侷限,但也因為有這些侷限,讓我延伸出關於科學與身體感官的創作。人類的感知相比於科學,尺度差異太大了。舉例來說,科學研究宇宙萬物生成基礎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尺度之小,我無法透過我的身體感知到這宇宙萬物生成的基礎......。身體感官在這時,就變得好模糊,就像是藏匿在科學的測量中。透過創作,我探尋在科學感官與身體感官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試著去找到兩者的共通性。


〈Texturing the moon一顆球體〉展場作品記錄, 絕對空間, 王仲平攝



Q:有沒有什麼靈感儀式?怎麼讓自己處在源源不絕的狀態?


A:我覺得我沒有具體的方法。但我需要個人獨處時間。因為我平常不是一個人住,生活中很容易一直與別人談話,我特別需要安靜,讓我好好想一下之後的創作可以朝哪個方向走。



Q:請問妳受哪些藝術家影響?


A:某次我只是在網路上看到Trevor Paglen〈The last pictures〉這件作品,我就印象非常深刻!在往後的生活中,時不時會一直想到它。這個作品的背景是,有越來越多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形成了環繞地球的人造衛星環。而這些衛星會成為人類文明中留存時間最長久的人造物,也許在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之後,依然靜靜地漂浮在太空中。


Trevor Paglen與科學家、人類學家、哲學家等人合作,將100張關於人類的照片,蝕刻在一種可以留存數十億年的光盤上,並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上,這些圖片就被留在外太空中,靜靜的繞著地球,直到很久很久以後,地球可能也不存在的時候......。


這件作品的思考的尺度的確打開了我的眼界,不管是在時間上的尺度,還是空間上的尺度,都讓我覺得怎麼會有人這麼厲害!想到這麼遙遠以後的事情!我也很欣賞這件作品在思考未來世界的方式,是基於某些科學理論,然後在進行發想。我覺得這反而讓我覺得充滿了想像力,也影響著我自己對於「科幻」創作的思考方式。


〈刺眼〉錄像截圖



Q:請問妳會怎麼看待妳的創作和藝術史間的關係,妳從哪裡來,正在試著往哪裡去?


A:我不確定我有沒有突破著什麼,但我想每個時代的背景不同,思考的方式一定也有所改變。舉例來說,自古以來,在這廣大的宇宙中,人類對月球的存在有著不同的啟發,也對文化、神話、哲學觀等等產生了多元的影響。月球的象徵意義在每個時代存在著不盡相同的解釋與想像,例如在希臘神話中的月神、狩獵女神阿提米絲、中國的嫦娥奔月傳說等等,也因此在古典繪畫中,月球常以不同姿態出現在畫面中。


〈延伸步伐〉展場作品記錄, 王仲平攝



到了我這個年代,隨著科學的發展與進步,我們對於月球的認知,從肉眼遙望、望遠鏡觀測到衛星遙測影像,直衝是網膜的資訊量越來越龐大,也越來越精細。肉眼遙望的月球,時常望見的是透著銀黃色光暈的、近乎平面的圓形。望遠鏡觀測的月球,呈現出月表大大小小的坑洞和山脈的細節,整個月球的立體感也清楚許多。衛星遙測的月球影像,更可以透過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數據,顯示出月球背面的模樣、隕石坑的地殼厚度,甚至是地涵密度,更明確地揭露月球的各種資訊。


也就是說,演變至今,我們終究不再直接使用肉眼觀看的月球。我之前有做過一系列跟月球有關的創作,我嘗試用不同媒介對月球進行觀察和梳理,重新詮釋月球與人類科學發展在數位影像、身體感官之間的對照關係。所以我想我生活在這個太空科技不斷發展的年代裡,對於這些遙遠的事物,應該有所轉變吧!



陳姿尹簡介


陳姿尹,1995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曾獲台南新藝獎(2020)、南瀛獎(2018)、世安美學獎(2017)等。熱衷於天文學、太空科學,創作遊走於身體感官與科學的界線之間,思考兩者如何影響人類對現實的認知。人類建立對於現實的認知的途徑,包含著「感官」及「學習」兩種途徑,在接受系統性的教育之前,皆是以身體感官建立認知,然而在開始接受科學教育之後,兩者之間卻開始出現矛盾。科學透過邏輯推導、量化實測,試圖探究的世界,相較於感官受限於生物構造的人類來說,遠遠超過人類感官可企及的範圍。雖然人類認知的宇宙尺度有限,但身體無法反駁地確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創作以攝影、錄像與裝置為主。常運用天文資料、科學影像與自身對宇宙的想像、哲學觀做串連,轉換為作品。

 

黃迦

彰化縣員林人,法國國家高等藝術學校Villa Arson藝術系,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攝影及錄像。曾受邀至台法等地展覽,並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長達兩年於尼斯、馬賽及台東等地舉辦工作坊,邀請底層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生命的故事。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472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