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一影像

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參展藝術家 訪談7|蘇厚文 郝威爾 張子謙

採訪/黃迦

編輯/孔嘉琳 黃迦


參展藝術家|蘇厚文


Q:可以請你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A:在台南老家生活了20年,後來獨自一人北漂到台北,接觸攝影的時候大約是25歲大學時期,35歲開始創作,作品關注影像的觀看,喜歡偶發事件中抱持開放態度,近年創作以溪流作為半公路探索之旅。



Q:可以請你談談你的作品嗎?

A:〈Something Vibrant〉是一種由生活中出發的溪流公路之旅,沿著溪流往市區、郊區,再往山區遊走,並且於過程中對事物之觀察,產生即有認知及表象進行一種感官試驗,面對眼前事物樣貌採取先接受,同時又覺得會受到自我意識的侷限,因此,如有其事物(件)獨特性尚未被挖掘, 又該如何去確認存在的不同面向,這個問題也變成是過程中的自我提問。換句話說,作品試著傳達物體因為震動而產生的殘影或模糊,隱喻表象之外,不同時空對同一件事物存在的確認, 例如這一秒鐘跟下一秒的風吹過的樹有何不同,因此,試著經由不斷的冒險旅行來探索更多感官延伸與看似不相關的經驗碰撞。



Q:請問這次參與「攝影上桌」,與評審深入對話有什麼收穫?

A:這次很幸運作品入選「Photo Go」活動,雖然同系列作品距離上次報名有兩年之久,這次在評審交流過程中仍然獲益不少,特別是從評審回饋中可回想兩年前創作上遇到的問題;此外,透過跟評審的對話也會發現作品提出的觀點是否有值得釐清的地方,例如提到抽象的闡述,需用實際的例子來補述,又或是,影像在曖昧模糊難以言說的狀態下,如何更精確傳達給觀者,雖然作品不一定要顯而易見,但這是創作者需要意識到作為觀者時,作品存在在那個位置相當重要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印象中交流過程曾提出一個概念,而評審會不斷挑戰其概念與作品最直接的關係是什麼;另外,從作品中還原拍攝當下的思考也是評審會不斷追問的,當然一開始並不知道會跟評審聊什麼,但讓我想起作為創作者,每次的拍攝都是寶貴的經驗,雖然不一定好的,但能將當下拍攝的情況與感想用文字記錄下來我認為這跟照片同等重要,因為有時候創作過程有很多細微的變化,如果沒有記錄下來,時間一久可能會遺忘,而我認為評審這樣的提問也提醒平時的紀錄其實也是幫助自己更最貼近作品。



「台南攝影節PhotoGo」提供這樣的攝影交流活動,讓作品可以跟評審及其他創作者有更深入的交流,有時跟評審可以聊上快一個小時,甚至還可以上台以不同形式暢談自己作品,讓更多作品以不同面貌呈現,我認為這也是收穫最多之處。

 

參展藝術家|郝威爾


Q:可以請你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A:我2018 年開始試著用攝影創作,2019 年有幸入選當年「攝影上桌」;當時因此開啟了新的創作視野,也才開始思考攝影的可能性。



Q:可以請你談談你的作品嗎?

A:這次帶了兩組作品到「攝影上桌」:其一是將街頭拍攝的物件以內容與形式的共通性編成,試圖揭露人為的過度介入與介入過程中與世界碰撞的荒謬;我想透過這組照片去重新觀看我們與世界看似合理自然,實則矛盾荒謬的行為與關係。



其二是我過去18年來使用的牙刷。牙刷對我來說是具有高度身體感的生活儀式物,與我有難以言說的身體經驗與關係;19歲那年,我開始保留這份見證生活的儀式物,才意識到牙刷不僅是儀式的器物本身;它成為記憶的介質,勾勒出曾經的生活場域與情境,而牙刷上遺留的污漬與刻痕,也成為這些生活片段的記憶索引。



Q:請問這次參與「攝影上桌」,與評審深入對話有什麼收穫?

A:評審們指引出許多觀念與編輯技巧上的不足和可能性的延伸,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創作以及學習的盲區;能與評審及其他創作者交流,並從中窺悉更宏觀的視野與思考可能,是創作路上難能可貴的經驗。謝謝各位老師及創作者的回饋,以及一影像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參展藝術家|張子謙


Q:可以請你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A:1990年生於高雄,現居台北木柵。政大廣告系學士,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碩士班就讀中。創作與研究涵蓋攝影、錄像、電影等當代影像文化領域。曾獲台北攝影節新銳獎首獎(2013),並曾與教育部、政大合作開設行為錄像工作坊。近期多從事藝文空間私歷史書寫以及影像教育工作。



Q:可以請你談談你的作品嗎?

A:〈像是一件作品〉攝影與行為參與,2021



當代藝術展場中的作品,由於媒材多元或使用現成物,因此常導致觀眾產生困惑:這是作品嗎?本作拍攝在展場中看似作品,卻非真正展場作品的元素,如工人、動物、植物、窗光、消防栓、變電箱、燈開關、冷氣機、告示牌等。


本作共分兩階段呈現:第一階段,將作者本人所拍攝,符合上述定義之作品,上傳於新成立之Instagram社群專頁,並將持續更新與經營。第二階段,於PhotoGo現場,邀請觀眾參與,製造自己覺得像是作品的媒體檔案後,上傳觀眾自身Instagram個人頁面,加上hashtag #像是一件作品,或提及 @sthlikeartornot,即完成計畫參與,並可透過關鍵字搜尋或Instagram社群專頁收藏資料夾,看見更多他人所拍攝的,像是作品的作品。



Q:請問這次參與「攝影上桌」,與評審深入對話有什麼收穫?

A:謝謝主辦單位與一同參與的創作者們的協助,也謝謝參與〈像是一件作品〉計畫的每一個人!








 

《作者》


黃迦

彰化縣員林人。法國國家高等藝術學校Villa Arson藝術系,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攝影及錄像。曾受邀至台法等地展覽,並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長達兩年於尼斯、馬賽及台東等地舉辦工作坊,邀請底層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生命的故事。


孔嘉琳

台北人,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複合媒材組。創作媒材以拾獲物、攝影及繪畫,20 年來經歷環境所賦予的角色,試圖以創作找尋自身連結、至有形與無形中,摸索生命的體積為何。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54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