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一影像

攝影的行為,行為的攝影

文/黃楚涵 


中平卓馬曾說:「一張照片的價值,是取決於拍攝者的生命態度。」當攝影家們在按下快門的當下,背後的精神是什麼?

(Artist: Marina Abramović. Photo credit: Museum of Modern Art)



藝術的目的之一,為複製現實,此觀點亦延伸至攝影。隨著時間不停地推移,大眾看待攝影的角度也越來越不一樣。從畫意攝影,經歷了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及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洗禮,開始延伸出現代主義攝影。在這段期間,人們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舊有的價值觀,使得他們漸漸認為:光只有美是沒有意義的,虛無的。因此,這些藝術家開始探索了自身的意識與感官,產生了反對美,並接受事物真正本質的思想。


而每個人對於真實的定義,又各有不一。如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ész)認為在觀察一支叉子時,純粹地去感受它的曲線,以及光打在它上面所造成的陰影,貌似插入黑色圓形物體中;而時尚攝影師 Irving Penn 則是認為,當模特兒因長久拍攝而產生疲憊的神態時,反而是他們最真實的模樣與神韻。對他們來說,眼前所見的即為真實,將對於這樣真實樣貌的感知紀錄下來,就是他們內心所相信的真實。


(Photo credit: André Kertész)


然而,在重視純粹的現代主義中,又再延伸出另一種流派——後現代主義攝影。在需要舞台及觀眾的偶發藝術(Happenings)與行為藝術(Performace Art)發起後,這一派的攝影家開始反思攝影除了只能純粹紀錄,還能有什麼樣的特性?觀眾會從我們身上得到什麼?啟發了什麼?


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的先驅) 與攝影家 Shunk-John Kender 合作,「拍」出一張他從二樓縱身一躍的照片,「跳入黑洞(Leap into the Void)」,Klein 看似即將掉到堅硬的馬路上,而馬路上只有一名路人,卻騎著單車呼嘯而去,完全不看 Klein 一眼。而 Klein 是真的再往下墜落嗎?還是他真的飛了起來?為什麼沒有人去注意他發生了什麼事?Klein 的目的達到了,他帶起了話題,讓人們與照片產生了互動;而觀者都賦予照片不同的意義,讓它有了新的生命。

(Concept: Yves Klein. Photo credit: Shunk-John Kender)


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曾說:「藝術是生命和死亡。」在她的創作中,總是伴隨著疼痛與爭議,卻又是如此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而各時代的攝影家或藝術家,亦透過鏡頭與各種媒材來呈現他們的生命經驗。因此,「攝影的行為,行為的攝影」代表著每個攝影家的靈魂。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作品網站:www.tsuhanhwang.net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86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